联系我们

高质量EBSD样品制备

使用宽离子束研磨技术为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制备微电子和复合材料的高质量样品

[Translate to chinese:] EBSD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of the cross section of a gold wire within a silicon matrix from inside a 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of a computer). The grains are highlighted with arbitrary colors. EBSD_grain_size_distribution_of_the_cross_section_of_a_gold_wire.jpg

本文介绍了一种使用宽离子束研磨技术为“混合”晶体材料制备可靠且有效的EBSD(电子背散射衍射)样品的方法。该方法产生的横截面具有高质量表面,这对于EBSD分析至关重要。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材料分析是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的。制备混合材料(CPU或铝(Al)、金刚石和石墨(C)的复合材料)的横截面,使其具有适合EBSD分析的高质量表面,可能是一个挑战。

EBSD分析是什么?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是一种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技术,可用于研究晶体材料的结构[1-4]。它被称为“表面”技术,因为背散射电子的衍射仅发生在样品表面几十nm范围内。因此,为了获得EBSD图像,样品表面应该是晶体结构,并且没有因制备过程造成的任何损伤或污染。

EBSD样品制备的挑战

通常,为了对材料的特定区域(如横截面)进行分析,会使用聚焦离子束(FIB)等方法进行制备。然而,当使用如EBSD等技术时,这些方法通常无法对“混合”或复合材料进行准确可靠的分析。问题在于表面以下的变形,这会导致帘幕效应 [5]。这种效应对于多相复合材料尤其成问题,因为每种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研磨行为 [5]。FIB制备可能导致各种材料厚度不同,并使得到的样品表面出现线条或变得不规则和粗糙(窗帘效应)。

方法

材料

分析的样品来自一个M4 CPU(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单元),其中包含嵌入在硅(Si)基体中的金(Au)线和钨(W)(参见图1a),以及由铝(Al)、金刚石和石墨(C)组成的复合材料(参见图1b) [6]。使用以下描述的方法制备了这些材料的横截面。

通过宽离子束研磨的斜面切割制备横截面

样品横截面首先通过锯切、机械研磨、磨削和抛光进行制备,这些步骤在EM TXP(参见图2a)上进行,以便在极短的时间内到达感兴趣的区域 [5]。然后,使用EM TIC 3X(参见图2b)进行宽离子束研磨,以获得一个高质量的横截面表面,该表面已准备好进行EBSD分析 [6,7]

成像与分析

使用ARGUS FSE/BSE(前向/背散射电子)系统对样品横截面进行SEM成像和EBSD分析。

结果

电子元件:CPU

EBSD分析仅针对CPU的Au线中高度变形的区域进行(参见图3a)。FSE图像显示存在一定的帘幕效应,但是,地图数据(特别是EDS超图和平均错位和核映射)均未显示任何可察觉的帘幕效应,即没有遵循帘幕效应的结构(请参见下面的图3)。因此,地图数据表明,宽离子束研磨能够制备出高质量的横截面表面,因为它没有造成明显的亚表面损伤。

复合材料:铝/金刚石/石墨

使用BSE成像、EDS(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和EBSD,沿X轴进行相和逆极图(IPF)映射,检查了Al/金刚石/C复合材料的横截面。结果表明,铝基体、石墨片和金刚石颗粒的表面制备质量很高,没有明显的窗帘效应(请参见下面的图4)

结论

尽管聚焦离子束(FIB)技术通常用于材料样品的特定位置制备,但由于引入了亚表面变形和帘幕效应,它通常无法成功进行EBSD分析。对于多相复合材料来说,这一点尤其正确。在这里,我们证明了宽离子束研磨允许同时高质量地制备硬材料和软材料。通过结合使用EM TXP和EM TIC 3X,用户可以在短时间内从极具挑战性的“混合”或复合晶体材料中制备出高质量、大面积的样品。当使用EBSD分析这些样品时,可以获得有用的结果。

致谢

我们要感谢Andi Kaeppel和Roald Tagle为图3a中展示的金丝绑定的M4 CPU处理器照片做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Gang Ji, et al.: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89: 132–37 (2014).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