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联系我们的专家,他们可以根据您的需求和预算推荐合适的测量显微镜。
为什么使用显微镜进行测量?
使用显微镜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样品特征和结构。这项能力适用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质量控制、故障分析、研发等多个领域。此外,使用数字型显微镜可以高效记录和共享测量数据。
如何使用显微镜测量样品特征的尺寸?
在过去,样品特征的尺寸是通过目镜使用带有刻度尺的分划板手动测量的。如今,这些测量工作通常使用显微镜摄像头、显示器和软件以数字方式完成。
分辨率与放大倍数有何不同?
在显微成像中,分辨率是指区分靠近的样品特征或结构的能力。分辨率越高,分辨能力就越强,呈现的微小细节越清晰。放大倍数是指显微镜图像中显示的样品结构的放大倍数。它是图像中结构尺寸与其实际尺寸的比值。
使用显微镜进行测量时的挑战
使用显微镜进行测量时,可能会遇到某些挑战:
- 光学显微镜主要进行2D测量
- 使用目镜分划板(非数字型)进行测量非常耗时,且难以达到精准
-
为确保精准测量,必须使用适当的测量标准进行校准
-
可靠且可重复的测量结果取决于显微镜的性能、用户经验和确定的测量方法
-
根据测量所需的范围,用户需要选择合适的光学器件(具有适当分辨率)、显微镜摄像头、软件和显微镜配件。
-
可以进行3D测量,但比较耗时,而且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放大倍数
-
对于使用固定光学器件的显微镜(如复合显微镜),放大倍数是精确已知的,但对于使用变焦光学器件的显微镜(如体视和数字型显微镜),如果光学器件没有编码,则可能需要确定放大倍数。
测量显微镜常见问题解答
要校准带有数码相机和软件的显微镜,请使用载物台测微尺或其他具有精确刻度的测量基准。然后执行以下步骤:
- 专注于测微尺或测量基准的刻度
- 沿着刻度进行距离测量
- 然后用正确的单位输入准确的对应长度值。
为了确保显微镜准确测量,请注意以下事项:
- 确保显微镜经过正确校准
- 使用经过像差校正的高质量光学器件
- 将注意力集中在感兴趣的样品区域
- 选择合适的照明以获得清晰的视觉效果
- 验证测量的方式是否与公认的规范或标准一致。
数字型显微镜没有目镜,图像显示在显示器上。对于测量来说,物镜是影响分辨率和放大倍率的主要因素。在低放大倍数下,远心光学器件变得至关重要。对于使用变焦光学器件而不是固定光学器件的显微镜,变焦系数也很重要。
测量单位取决于要测量的样品特征或结构的大小。常用的距离单位有毫米(mm)、微米(µm)乃至纳米(nm)。常用的面积单位是平方毫米(mm²)或平方微米(µm²)。对于角度,通常使用度(°)。
使用显微镜进行测量时,常见的误差来源包括:
- 显微镜校准不准确
- 色差或球差等光学像差
- 调焦不当
- 照明不足
- 表面不平整的样品
- 测量方法不一致
- 用户错误。
首先,显微镜应经过仔细校准。然后,应该使用适当放大倍数获得具有感兴趣特征或结构的样品区域的锐利聚焦图像。可以进行不同的标准测量,如结构的长度或结构之间的距离、面积和角度。
根据尺度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显微镜。如果需要在宏观尺度(毫米或厘米)上进行高精度测量,可以使用配备了载物台且能够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精确移动的体视或数字型显微镜。对于微观尺度(微米或亚微米)的测量,可以使用高性能复合显微镜或共聚焦显微镜。